第五届中国传感器网络学术会议 (CWSN2011)邀请嘉宾



David Culler
UC Berkeley
物联网——走向可持续性发展
The Internet of Every Thing - steps toward sustainability

摘要:
如今的互联网已几乎可实现人人联网,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实现物物联网。 这将是互联网的新阶段,可实现物理信息直接连入互联网,推动物理信息 在信息处理应用中的流动,促进智能决策的发展。 过去十年间的大量研究工作已为这一互联网新阶段奠定了重要基础,包括集成感知、计算和通信功能的低能耗设备,鲁棒的、以通讯为中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可靠的、节能路由协议等。 如今,基于6LoWPAN/ROLL的紧凑结构的IPv6研究已成为物联网研究的前沿。它是智能电网, 节能建筑,和可持续工业生产等应用的关键。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为上述可持续性与节能 应用研究提供了技术和重要经验。

人物简介:
David Culler美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ACM会士,TinyOS发明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教授。Culler教授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因特尔研究中心主任、创建人,曾获得ACM杰出成就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总统教授学者奖;并入选《科学美国人》50强研究者和《技术评论》改变世界的十项技术名单。

 



P.R.Kuma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Cyberphysical系统的若干关键问题
Challenges in Cyberphysical Systems

摘要:
介绍Cyberphysical系统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当前研究热点,以及这一领域的一些基础研究问题,包括数据融合、实时通信、时间同步、中间件技术、混合系统和正确性证明。

人物简介: P.R.Kumar:美国美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目前还担任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客座教授组组长和客座教授。Kumar教授于2006年获IEEE控制系统领域奖,2007年获IEEE通讯协会Fred W. Ellersick奖,是IT Convergence Lab的创建人。

 



Roger Wattenhofer
ETH Zurich
物理算法
Physical Algorithms

摘要:
物理算法领域研究主动智能体(active agents)组成的网络系统。由于各种原因,譬如通信限制,不断演化的拓扑和各种节点失效以及网络动态变化等,这些智能体只能掌握有限信息。我们所讨论的这些网络系统不仅包括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譬如传感器网络,也包括更加一般化的网络系统,譬如社交网络,高度动态变化的移动网络,甚至是那些由汽车和蚂蚁组成的网络系统。换言之,我们所处的物理世界正在变得算法化,这就使得理解和掌握物理算法变得尤为重要。

人物简介:
Roger Wattenhofer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教授,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普适计算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其领导开发的多个软件项目得到了产业化,如Wuala, StreamForge等,Spamato软件还被2007 PC World杂志评为"101个精彩[软件]赠品"。Wattenhofer教授在理论计算机科学和网络系统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
物联网的设计思考
Some Thoughts on the Design of "Internet of Things"

摘要:
将从以下三方面介绍对物联网的设计的一些考虑。首先说明物联网节点间以及与基础网络之间所用的通信技术和各层协议,其次讨论物联网在感知层面的节点布局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就物联网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提出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

人物简介:
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曾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2002年-2010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现兼任国家信息化专家组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通信协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三网融合专家组组长,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专委会主任。是国内最早从事数字通信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

 



李彦宏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百度框计算
Baidu's Box Computing


人物简介:
李彦宏: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委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053